在古代,中国人结婚的年龄普遍较早,尤其是女性,通常在十五或十六岁便会出嫁。这一习惯和当时人均寿命较短有着直接的关系。古代社会认为,结婚生育早,能尽快传宗接代,以确保家族延续。然而,即便如此,选择在如此年轻的年龄结婚的女孩依然稀少,许多父母宁愿再多等几年,确保女儿能更成熟一些再成婚。令人惊讶的是纯旭配资,历史上竟然有一位年仅11岁的女孩成为了皇后。这个女孩就是汉惠帝刘盈的皇后——张嫣。
张嫣的婚姻与许多古代皇后的婚姻相比,显得特别异常。她不仅仅是刘盈的皇后,实际上,她还是刘盈的亲外甥女。两人的婚姻,在表亲结婚并不罕见的古代背景下,依然显得十分不合理。在这种情况下,许多人会质疑,刘盈为何会娶亲外甥女为妻。而实际上,这并非刘盈的选择。如果他可以自由选择,他当然不会选择这样一个婚姻。但事实上,这段婚姻是被逼迫的。
刘邦和吕雉,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帝后组合,很多人提起他们时,往往更多讨论的是他们通过婚姻达到了怎样的政治利益,而非他们之间的感情。在这种婚姻关系中,他们的子女,包括刘邦的嫡长子刘盈和女儿鲁元公主,所扮演的角色更多的是政治筹码。这一点尤其体现在鲁元公主的婚姻上。
展开剩余81%鲁元公主作为刘邦的嫡长女,刘邦将她嫁给了开国功臣张耳的儿子张敖。这本是一桩政治上合适的婚事,因为张敖身为开国功臣之子,身份不低。而且,在刘邦当时已经开始小心谨慎地处理与开国功臣的关系时纯旭配资,将女儿嫁给张敖,也可以暂时避免对张家下手的风险。尽管这段婚姻中没有太多的爱情元素,鲁元公主和张敖的婚姻还是算得上和谐,她为丈夫生下了一子一女,履行了作为妻子的责任。
然而,鲁元公主并未预料到,自己的婚姻生活并未因此而安定下来,她的女儿——张嫣,继承了母亲的悲剧命运,成为了皇室争权斗争中的一枚棋子。刘盈,作为吕雉唯一的亲生儿子,无疑是她手中的最大政治筹码。正是因为刘盈的存在,吕雉才能稳坐皇后的宝座。如果没有刘盈,吕雉固然能够凭借自己的家世保住皇后的地位,但相较而言,挑战会更大,因为“无后为大”这一原则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她,稳定的皇位必须依赖于后代的传承。
而对于刘盈来说,他能够坐稳太子之位,离不开母亲吕雉的帮助。如果没有吕雉在背后大力支持,刘盈可能早就被父亲刘邦废除了。尽管如此,吕雉对儿子的支持并非完全出于母爱,她更多的是为了自己的权力。她希望通过刘盈成为皇帝,自己能够掌控更大的政治权力。因此,她才不惜采取任何手段,确保儿子能够继位并成为皇帝。
吕雉在宫中的权力斗争中可以说是毫不手软,尤其是在戚夫人和刘如意的崛起问题上。当刘邦提出可能将皇位传给刘如意时,吕雉立即展开了强烈的反击,最终在刘邦去世后,她毫不犹豫地采取了极端手段,除掉了戚夫人和刘如意。尽管吕雉与戚夫人之间的矛盾深不可解,但刘盈与弟弟刘如意之间的关系却相当不错,他们同样是母亲手中的政治工具,这对兄弟的命运其实充满了悲哀。
刘盈知道母亲对刘如意的态度,但他也意识到,母亲至少不会轻易对自己下手。为了保护弟弟,他与刘如意关系亲密,甚至同住在一起。尽管如此,最终他还是未能躲过母亲的算计。戚夫人与刘如意最终都被吕雉所杀,而为了进一步确保自己的控制权,吕雉甚至将戚夫人折磨至死,让刘盈亲眼目睹,以此来打压刘盈的抵抗情绪。
随着刘盈逐渐明白母亲掌控了整个政权,他放弃了与母亲争权的想法,转而放纵自己。然而,这并未换来母亲的宽容。吕雉仍然不满足于控制刘盈的政权,她的目标更加明确——通过安排刘盈的婚姻来确保对皇权的完全掌控。尽管刘盈已经18岁,到了结婚的年龄,但吕雉担心他如果娶了一个自己难以控制的女子,可能会威胁到她的权位。
于是,吕雉做出了一个极为大胆且极具争议的决定——将自己年仅11岁的女儿张嫣嫁给刘盈。这桩婚姻不仅让刘盈娶了自己的亲外甥女,更因为张嫣过于年幼,显得荒诞不经。然而,对于吕雉来说,这样的安排能够确保自己对政权的控制,因为张嫣是她的亲外孙女,容易被她掌控。在吕雉的强力推动下,这段不合常理的婚姻最终成了现实。
婚后,吕雉期望能早早抱上孙子,这样她就能直接操控自己的孙子,进一步巩固自己的权力。然而,刘盈并未对年仅11岁的张嫣做出过分举动。在他们的婚夜,他安慰了张嫣,告诉她:“虽然我们是夫妻,但你可以叫我舅舅,我不会对你做任何伤害。”尽管如此,吕雉依然追求她的权力野心,最终通过其他后宫妃子生下了一个儿子,确保了她能顺利掌控政权。
刘盈最终早逝,而此时的张嫣仅仅14岁,她就成了太后,掌握了权力。而吕雉,也顺利完成了她的权力掌控,开始了长达十多年的高后执政时期。这一段历史,不仅是对权力斗争的揭示,也显示出古代宫廷生活中的冷酷和复杂。
发布于:天津市诚利和app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